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走进江陵 > 历史人文

千里江陵|迎接贺龙的桥

信息来源: 江陵县融媒体中心|发布时间:2023-01-16 10:40 | 字号:       | 分享:
    龙桥位于沙岗集镇红军街附近的五岔河上。始建于清代中期(木质结构),重建于2019年(钢筋混凝土结构)。现全桥长28.75米,宽4.5米,三孔微拱形。华丽灯饰构勒全桥形态,夜晚灯亮,成为沙岗一道独特的美景。

    关于接龙桥名字的来历,有两则故事。
    第一则故事为民间传说:清朝时期就有了五岔河,只是规模较小,是郝穴之下的十三大垸的人们开挖形成的。十三大垸地势大大高于沙岗,那里的人们非常强势,每年在干旱少雨季节,便在河道上筑坝截流。因此,沙岗的百姓得不到半点水,农田无法耕种,只能望天兴叹,有冤无处伸。而到了汛期多雨季节,十三大垸的人掘坝向下无休止地泄洪。于是沙岗地区洪水泛滥,汪洋一片,十年九灾,人们大多背井离乡,乞讨为生。后来沙岗的一些绅士们聚在一起,商讨对策。特别是住在河东的王敬文、王敬武兄弟俩,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表示要为沙岗人民出这口恶气。兄弟俩都是清初举人,亲写诉状将十三垸告到荆州府衙,诉状告十三大垸人疏挖河道时挖断了沙岗地区的龙脉,导致沙岗地区十年九灾,要求十三大垸人在此河道上建闸坝,便于开放或截止水源,并建一座桥以接龙脉。官府觉得诉求合理,判十三垸人出资修闸建桥,十三大垸人自觉理亏,出资修建了这座桥,从此沙岗地区年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。人们为此桥起名“接龙桥”,意为挖断的龙脉续接上了。
    第二则故事是真实的: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,沙岗是红色革命根据地。许多革命历史重大事件发生在这里,如沙岗年关暴动、江陵县工农大队(白鹭湖游击队)成立、江陵县苏维埃政府成立、中共鄂西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召开、中共鄂西第三次党代会召开等,许多革命先辈和领导人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,如贺龙、周逸群、段德昌、邹资生等。 
    贺龙曾两次到沙岗,第一次是1928年春节后,徐开芝到监利请贺龙来到沙岗。贺龙在领导荆江两岸年关暴动的同时,对当地党组织作出了“扩大红色武装,开创白鹭湖根据地”的指示。贺龙第二次来沙岗是1930年7月。贺龙领导的红四军(后更名为红二军)与周逸群领导的红六军在公安南平会师后,从马家寨渡江到普济,成立了红二军团(红二方面军前身)。红军在普济进行休整时,贺龙想到沙岗革命根据地看看。于是,时任江陵县委书记的彭之玉及其他领导人,组织根据地革命群众在接龙桥头迎接。听说贺老总要来沙岗,群情沸腾,大清早桥头就人头攒动,翘首以待。近午,贺龙等人骑着战马奔驰而来,人们欢呼着“贺老总、贺老总……”,奔向桥的另一端,蜂拥着贺龙等人过桥,走向沙岗老街。从此后,接龙桥又有了新寓意——迎接贺龙的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