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越来越热
蚊虫也越来越多
虫咬皮炎又叫丘疹性荨麻疹,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瘙痒性丘疹性皮肤病。该病一般夏秋季高发,多见于婴幼儿、儿童,通常是在受到蚊虫(蚊子、臭虫、跳蚤等)叮咬后引起的皮肤炎症或过敏。
看到这里
有的朋友可能觉得情况不妙了
我平时被咬一下
就多一个瓶盖一样大的包
一天要收好几个“大红包”
而且特别痒
该不会是虫咬皮炎吧?
先别慌
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这种病
首先得知道这病具体长什么样
虽然称作荨麻疹,但丘疹性荨麻疹(虫咬皮炎)和我们常说的荨麻疹没啥关系,它其实是一种过敏性疾病。
丘疹性荨麻疹一般多见于身体暴露的部位,如手足、头面部,也可能发生在臀部、 腰部等。常表现为圆形或纺锤形的红色丘疹,丘疹中央会出现水疱,敏感人群甚至起大疱。自己感觉奇痒难忍,可伴刺痛或灼痛,你挠得越狠,它就越肿,还会连成片。严重的还会引起血管性神经水肿、继发皮肤感染等。
01
症状不同
常见的“蚊子包” 在叮咬部位数分钟内出现,通常只是一个小红点、小包,炎症范围局限。
虫咬皮炎的反应会比正常蚊虫叮咬的要强,会在皮肤多部位出现,中心有小水泡或小丘疹。需要注意的是,包括蚊子在内的昆虫叮咬在罕见的情况下,也可能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,导致全身潮红、呼吸困难、肝脾肿大和低血压等严重的不良反应。
02
持续时间不同
如果是正常的蚊虫叮咬,持续时间相对短,一般2~3天就会消失。
虫咬皮炎1-3天反应会越来越重,大多在7~10 天左右消退。炎症反应严重的,需要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。
由于昆虫种类的不同和机体反应性的差异,可能会引起叮咬处不同的皮肤反应。
螨虫
肉眼刚能看见的微小昆虫,自然界中无处不在,其中床是螨虫最容易滋生的地方。 螨虫引起的皮炎多为粟米大小的红疱疹,或紫红色的肿胀或风团,有时可见到虫咬痕迹。
蚊子
室外室内都有着它的踪迹。人体表的水分、温度、二氧化碳、雌激素以及汗液中的乳酸都能吸引蚊子,鲜艳的着装也会吸引蚊子。被叮咬后常见皮损为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或风团样丘疹,皮损中央可见吮刺点,会瘙痒。
蠓
俗称“墨蚊”、“小咬”,多栖息于树丛、杂草、洞穴等处,在白昼、黎明或黄昏成群活动。被叮咬后反应与蚊子类似。
跳蚤
最常见的叮人跳蚤是猫蚤和狗蚤,所以家中有宠物时就要注意。跳蚤跳跃能力超常,一般在人体停留几分钟到数小时,在吸血处形成红色斑丘疹,中央有出血点,皮损常成群分布,下肢和腰部常见。
隐翅虫
隐翅虫,又被称为“影子虫”,因为翅膀不容易看见而得名。毒隐翅虫有趋光性,体内有强酸性毒液,被拍死后毒液会流出来,具有腐蚀性。隐翅虫引起的皮炎皮损呈线状或条索状红肿,可看到密集小水疱、脓疱、丘疹,常伴有烧灼感、疼痛不适。
为啥有的人被虫子咬了就是一个小红点,有的人被咬了就是一个大包?同一只虫子难道还分大口“吃肉”还是小口“饮酒”?
其实,被咬后红斑、风团的大小,与机体对组胺及其他致敏物质的耐受程度有关系。蚊虫在叮人的同时,把它的唾液注入人体内,唾液中的蛋白质会引起人体轻微的免疫反应,即超敏反应,并会随之释放出组胺,从而让人觉得痒。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所以病程长短也不一样。
一般来说,随着被蚊子叮咬的次数增加,机体会对过敏物质产生脱敏,此时可能就没有持续多日的红疹子的出现了,风团和红斑的大小也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。
毕竟耐受主要还是建立在重复被叮咬的脱敏过程中,而婴幼儿被叮咬的次数少,再加上自身抵抗力低下,更易产生虫咬皮炎。
当然,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脱敏的,即使是成人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。长期不耐受的患者很容易复发,表现为每年夏季固定发病,此时只能在家中常备药膏,并做好防护工作。
一般情况下,虫咬皮炎是个自限性疾病。换句话说:不治,自己也会好的,但是强烈的瘙痒感还是会很大程度影响日常生活。同时患者多为儿童,控制不住自己搔抓的行为,如果此时不就诊服药,减缓症状,可能会因为继发的细菌感染而出现更严重的皮肤病。
01
基础护理
应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昆虫叮咬和局部反应处,局部水肿可用冰袋冷敷缓解。
02
止痒
如果不是特殊虫体叮咬,仅仅表现为红斑、丘疹,没有出现水疱的情况下,可以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。如果局部肿胀比较严重,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来协助水疱的消退,同时还能止痒消炎。
03
抗过敏治疗
如果皮损多发,身体多处出现红斑肿胀,甚至没有蚊虫叮咬的地方也出现了类似皮疹,这种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,辅以口服抗组胺药,来缓解过敏反应。
对于重症患者,特别伴有系统过敏症状时,如胸闷、呼吸困难、低血压等,建议立即至医院就诊。

选择靠谱的驱蚊产品
婴幼儿一般不推荐使用化学药物进行室内灭蚊,最有效的防蚊措施还是搭好蚊帐,换上纱窗,为孩子们换上长袖长裤。入睡前检查孩子们房间里是否还有蚊子,给孩子们一个没有蚊虫烦扰的夏夜。
尽量避免去草丛、树荫或潮湿等蚊虫多的地方玩耍。在外出活动时,应特别注意指导儿童涂抹成分安全的驱虫剂。

勤洗清洁爱卫生
勤洗澡、勤洗手,衣服、被褥要经常洗晒,避免积聚尘螨。

切忌抓挠防感染
注意保持患处干洁,切忌抓挠,以免抓破皮肤引发感染,加重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