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县审计局立足做好审计“后半篇”文章,加大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跟踪督办力度,推动审计整改较好落实,促进审计整改提质增效,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服务作用。
一、聚焦关键重点再督导。围绕重要政策落实、重点项目实施、重大资金使用方面发现问题整改开展抽查核查、督导督办。开展专项督查,与县委审计办派出3个联合督导组,对14个审计项目反映的112个问题的整改情况开展督查,促进建章立制13项。开展专题督办,会同县政府督查室对7家单位9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开展跟踪督办,推动21个难点问题有效整改。开展重点核查,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,对全县涉农补贴发放、惠企政策落实和清廉村居建设情况进行核查,及时反馈审计发现问题和整改情况。
二、推进贯通协同再发力。立足经济监督定位,在横向协作上发力用力,确保问题整改到位。配合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,会同县人大常委会对县级预算执行审计、县本级4个专项资金审计整改开展督办,推动审计查出的56个问题按时间节点完成整改53个,对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,进一步督促细化整改措施、压实整改责任。大力推进纪巡审贯通协同,建立健全与纪检监察的监督贯通机制,今年共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线索6件,集中向巡察机构提供被巡察对象审计资料和整改落实台账清单8次,巡察机构积极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问题整改,效果较好。聚力推进财审联动,联合财政部门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“一卡通”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,对应享未享、应保未保、虚报冒领、重复享受等11个问题整改情况开展跟踪检查。
三、完善工作程序再提质。将整改成效作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,在形成工作闭环上下功夫。严管台账清单,将审计整改清单划分为立行立改、分阶段整改、持续整改等类型清单,分类提出整改要求,对于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,要求立即整改到位;对分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实行动态管理。建立通报制度,县委审计办对未按时间节点报送整改资料、审计整改结果不规范、审计查出问题无客观理由未整改落实等情况每季度进行通报。强化督导考核,组织部门将审计整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全县绩效考核内容,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的、整改不力被通报的和被问责的,提出扣分建议。